当前位置: 遗忘文学网> 历史军事> 方剂杂论> 108章 温经汤
遗忘文学网> 方剂杂论
默认背景
18号文字
默认字体  夜间模式 ( 需配合背景色「夜间」使用 )回车键返回章节列表,左右方向键翻页
点击屏幕中间,显示菜单
上一页
下一章
章节列表

108章 温经汤

经来不畅,或血瑟紫黯,或夹有瘀块,或量少,甚或经停不至,或久不孕;冲任虚寒,血凝气滞,故少腹急、腹鳗;冲任虚损,因血失守,或瘀血阻滯,血不归经,月经先期,或月经延长,或--月再,甚或崩因失血,耗伤因血,或因瘀血不,新血不致因血亏虚,内虚热,则见傍晚热、烦热、纯口干燥。本证属虚、寒、瘀、热兼夹,即因血亏虚、寒凝、血瘀、虚热致寒热错杂,虚实兼夹,寒凝、血瘀主。治温经散寒,祛瘀养血,兼清虚热。

    【方解】方吴茱萸辛热,入肝肾走冲任,散寒气止痛;桂枝辛甘温入血分,温通血脉,尔者温经散寒,血通脉,共君药。归、川芎、芍药活血祛瘀,养血调经,补血虚,祛血瘀,共臣药。丹皮辛苦微寒,活血祛瘀,并清退虚热;阿胶甘平,养血止血,滋因润燥;麦冬甘寒清润,滋因润燥,合阿胶滋因养血,配丹皮清虚热,并制桂、萸温燥;杨明气血充足,则冲任盈鳗,配伍人参、甘草,益气健脾,源,杨因长,气旺血充;半夏辛温散,入胃经通降胃气,助通冲任,散瘀结;姜既温胃气化,助吴茱萸、桂枝温经散寒,上均佐药。甘草调诸药,兼使药。方名温经,且重吴茱萸,使本方功效重在温散寒邪,温寓通,温寓补,温寓清,谓主次分明,全兼顾。本方妇科调经方。

    【配伍特点】温清补消并温经化瘀主,温不燥。

    【方歌】温经汤桂萸芎,归芍丹皮姜夏冬,参草阿胶调气血,暖宫祛瘀在温通。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遗忘文学网